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陳心田: 醫食住行之行篇

加中時報 02-02-2008

在2008年的今天,交通網絡早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優劣的重要指標。由於環境保護及交通擠塞的考慮,發展集體運輸系統減低私人車輛的使用便為不少城市的發展方向。不過Randal O' Toole在這股大趨勢下力排眾議,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根據Randal透過菲沙研究所(The Fraser Institute)發表的報告可見,他對於1996年大溫區域局(GVRD)致力推動公共運輸、步行及自行車的政策不以為然。這實在不難理解?Randal根本不認同減低私人車輛使用的大方向!在環保方面,他指到關鍵並非車輛數目,卻關乎車輛本身的排污程度。隨著科技的進步,車輛所帶來的污染亦有所下降。報告引用加拿大統計局的數字,從1990年至2004年期間,因交通運輸所排放的氧化氮及一氧化碳分別下降了19%及37%。至於交通擠塞方面,Randal認同需要解決,但建議興建新道路設施以舒緩路面緊張情況。按照報告,道路設施擴展的不足對減少公眾駕車的行為影響較小,但所引起的擠塞會使車輛經常停下而加劇空氣污染。除此之外,我們都知道擠塞造成個人時間上的捐失就更難估計及量化。Randal亦不忘批評現時公共運輸的成效。從大溫區域局提供的數字,大溫區域內注冊的車輛由1995年的100萬輛增至2005年的130萬輛。由於該增長率高於人口增長率,顯示公共運輸替代私人車輛的效果有限。再者,Randal的報告指出使用公共運輸的增加率很低,成本效益也成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