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5, 2009

BC 2009

2009年五月十二日為BC省選之日,亦是「自由」與「民主」之爭—省自由黨跟省新民主黨對撼!由於省政府為兩大黨把持,故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會發生現時聯邦少數政府的局面。

一直以來,BC省都承受著「保護」與「發展」這兩股某程度相對的力量所牽動。BC省對於維護環境、天然資源、歷史遺址及文化古蹟素來重視,甚至成為省的傳統。另一方面,不少商界人仕看到本省的經濟潛力,深知BC可被建立為東亞與加美的連接點。不管下屆省長是省自由黨的金保爾抑或省新民主黨的詹嘉露,都將要設法平衡兩股力量以達致BC省的「可持續發展」。

現存省新民主黨班子與簡嘉年時代大不相同。好處是詹嘉露可儘量與九十年代新民主黨的劣績劃清界線,但同時卻要扣上缺乏執政經驗的帽子。相反,BC省自由黨從2001年便由金保爾帶領執政至今,選民較容易評價該黨的執政能力。

金保爾上任後一直走減個人入息稅及公司稅的方向。即使BC省在三類個人入息稅方面(10.5%、12.3%及14.7%)仍高於亞省的10%,在加拿大諸省中仍算偏低。BC公司收入稅將於2001年減至10.5%,並於2011年進一步削減至10%。BC自由黨從2001年開始實施的減稅政策,對本省的營商環境與及經濟增長起了正面作用。當然,政府可以在減稅之餘借債度日,但實情是否如此?BC省政府今天的信貸評級為AAA最高級別,債務健全。

BC省政府亦未有犧牲醫療開支以成全減稅。據省財政廳長韓仕新表示,在BC自由黨執政下,醫療開支由2001年到2011/12年度預計增加65%。事實上,現時本省的醫療開支佔省GDP近8%,任何提出金保爾漠視醫療的指摘均有欠公允。不過菲沙研究所一份報告指到,2008年本省病人輪候時間為17星期,與全國平均數字相約。即便BC省輪候時間為全國第二短,表現仍難言理想。這倒未必關乎省政府花錢不足。隨著人口老化,公營壟斷的醫療體制有檢討必要。順帶一提,BC省的福溪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at False Creek Surgical)向病人提供私營服務,既可減低公營服務的壓力,又予以病患者更多選擇。任何明智的省長候選人,都應當支持在不抵觸加拿大衛生法前提下引進私營醫療服務。

BC自由黨2008年二月提出徵收炭稅,並於同年七月推出。雖然金保爾政府一直強調炭稅旨在針對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要溫室氣體到2020年減低33%,而新稅項為稅務中立(即不會在整體上多收省民稅款)。可惜炭稅執行的首天汽油價格約$1.5,駕車者大有「百上加斤」之感。隨著油價回落,加上其他稅務減免、優惠的中和,炭稅反對之聲可望抒緩。話需如此,在現時缺乏完善公共交通運輸配套下,炭稅對於減少私家車使用效果成疑。

另一項關於金保爾政府的爭議性題目為增加最低工資水平。要求省政府增加最低工資水平的眾君子,寄望此舉可改善低技術勞工生活。殊不知提高工資下限,變相剝削了僱主與僱員的議價自由,並會引致職位流失的惡果!最低工資的犧牲者當然不會是醫生、律師這些知識型僱員,反而正正是最欠缺學歷、技術、工作經驗及人脈關係的一群。BC省在環球經濟衰退下,失業率早已超越6.5%,支持提高工資下限只會令失業率惡化,更可能對經營本已困難的中小企落井下石。

要打造本省作為亞太門戶(Asia Pacific Gateway),跟中國深化經貿合作相當重要。跟據2007年的數據,安大略與BC為對華貿易最主要的兩個省份。BC自由黨近年致力發展與中國經濟關係,預料未來仍會謹守相關政策路線。詹嘉露與新民主黨要挑戰金保爾,其中主要關鍵便是能否在對華貿易上有更優良的政策。

無論讀者傾向繼續支持BC自由黨,或希望給予新民主黨一個執政機會,最重要是不要浪費省選投票機會。BC 2009的大選結果必定影響我們未來數年的生活及社會發展,站出來投下神聖一票吧!

決戰前後

加拿大聯邦選舉決戰於十月十四,哈珀領導的保守黨奪取一百四十三席,壓倒位居第二的自由黨,再次組成少數黨政府。魁人黨獲得四十九席,而新民主黨則取下三十七席。綠黨在大選拉票期間頗為積極,也取得總票數的6.8%,但最終無法得嘗任何議席。

回顧九月哈珀親自推倒還有機會執政至2009年的政府,之前一定考慮過保守黨的勝算,認為選舉結果不會比本來的一百二十七席差。不過九月中旬雷曼集團倒閉,環球金融海嘯進入另一波,股票、信貸市場盡皆震動恐怕亦非哈珀可以預知。無論如何,保守黨能夠多出上屆十六個國會議席,又換得一個更弱勢的最大反對黨,實為今次選舉的勝利者。奪取僅七十七席的自由黨由於比之前擁有更少席位,短期內倒閣重來的機會不大,而哈珀應該可以採取強硬的立場推動政策。選舉失利後,自由黨狄安已經宣佈會在選出新黨領後辭任黨領之職。自由黨現時包括狄安在內的數位領袖仍未顯露大將之風,這恐怕為該黨今天最大的挑戰。新民主黨增加了七席,既非驚喜,又未致失望。魁人黨保持水準,證明杜鍚一族在魁省仍然甚有市場。

今年聯邦大選投票率約59%,創出聯邦選舉新低記錄。其中一個最常聽到不參予投票的原因,在於認為所有候選人或政黨都表現不佳,難投信心一票。細心一想,如果要等到完全稱心如意的候選人出現才去投票,肯定不切實際。曾聽過有人形容選舉候選人似挑選「爛蘋果」,要點是選破爛較少的。選舉之前,我們可以先衡量議題的輕重緩急,再比對候選人及政黨對相關議題的立場,翻查記錄了解誠信,接著選擇「破爛」最少的。除此之外,亦有意見認為在千百萬的選票下,一票猶如汪洋中的小滴,對結果影響甚微。假如所有選民都持有這種想法,根本不會存在千百萬張選票。今次溫哥華南選區競爭劇烈,相差二十二票(一萬六千一百零九對一萬六千零八十七),每一張選票都寶貴非常。

今屆已經是加拿大連續第三次由少數黨政府執掌政權。少數黨政府,顧明思義指最多議席的政黨無法取得過半數國會議席。歡迎少數黨政府的認為有利制衡﹔亦有意見認為少數黨政府綁手綁腳,政策經常為妥協下的產物。尤有甚者,少數黨政府有隨時被推倒的可能,結構欠缺穩定,較難制定出長期政策。縱使我們選出大多數政府,國會權力其實受憲法及法院限制,「一黨專政」談可容易?有建議引進比例代表制,讓諸如綠黨這類小黨派可以按比例取得國會議席。雖然比例代表制的引入可以讓國會更加百花齊放,大黨小黨共冶一爐,但要兼顧眾多黨派的聲音,議事廳內政見的分歧只會更嚴重,執政黨的效率會進一步被削弱。

美國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經濟困局,新任議員們理當頭痛不已,但亦為「亂世出英雄」的好時機。在特殊情況之下,政府、中央銀行適度介入市場穩定信心可以理解,但慎防過度干預,更要選擇時機抽身。加國央行於十月表示,2009年國內收入估計會萎縮1.9%。預料聯邦政府為求鼓勵投資、消費,短期內寧可忍受赤字亦不會提高稅率。作為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又是加拿大最大貿易夥伴,美國經濟欠佳誓必不利本國。我們要在「美國患病」的新形勢下自保,放鬆勞工市場規管及致力與更多國家發展自由貿易尤為關鍵。之前加、中關係僅屬一般,寄望哈珀政府可以作出改善,強化兩國的互惠互利。

醫療本為加國人民關注的重要議題,惜各大黨派缺乏開放的討論及大膽的建議。實情是跟據菲沙研究所發表的報告Waiting Your Turn: Hospital Waiting Lists in Canada, 18th Edition,病人輪候時間中位數需要約十七星期,情況極需改善。報告其中一位作者Nadeem Esmail 認為即使有少許進步,現時等候一百二十一天的狀況並不值得加拿大人所驕傲。容許私營醫療有更多參予、簡化來自外地醫療人員在本地執業的資歷認証當為解決醫療困局的靈丹妙藥。

選舉已經完結,我們的選擇都透過選票或不投票表達出來,所以對選舉結果喜歡與否,也要接受並支持—這是民主普選的核心價值。國家的一眾政治領執袖及官員需要處理重要的政策、民生問題,又不時要作出與大眾息息相關的決定,過程中非常需要「從上而來」的智慧。我們有否恆切地為他們禱告?你上一次為政治領袖、政策制定者禱告又是何時?「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言二十一章一節的智慧套用在加拿大的政壇,仍然不會過時。

聯邦財政預算--妥協下的產品

聯邦財政預算案終於在有驚無險下獲得通過。今次財政預算廣受關注,固然與加拿大正面對衰退有關,但之前在野三黨的「倒閣」事件亦令國民對法案會否通過甚感興趣。

去年十二月,狄安領導下的自由黨、林頓的新民主黨及魁人黨的杜錫上書總督莊美楷,表達組織「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的意願。一般估計,這倒閣舉動與保守黨提出要廢除政府對政黨的資助有關。儘管反對黨此舉合乎憲法,但加拿大人對「聯合政府」的意見存在嚴重分歧。照Angus Reid Strategies於十二月初的調查,當時43%受訪者贊同休會、38%支持在野黨組織「聯合政府」及35%贊同舉行大選。莊美楷選擇聽取保守黨哈珀之言,將國會暫停至今年一月二十六日。為求繼續執政,我們相信保守黨在預算安排上作出了一定讓步,博取在野黨(主要是自由黨)的支持。另一方面,自由黨十二月陣前易帥,新黨魁葉禮亭對「聯合政府」較有保留,最終讓預算案經自由黨修訂後過關。這份「入不敷支」的預算案為97/98年度以來首個赤字預算。按財長估計,單在2009年便會出現約三百四十億赤字,約佔國內生產總值2%。

傾向信任市場力量主導經濟的政黨—包括英國的保守黨、美國的共和黨及本國的保守黨,傳統上都支持約束政府的規模、嚴控公共開支並達致平衡預算(有趣的是共和黨總統布殊帶領美國政府時開支與赤字驚人;反而前民主黨總統克林頓更能平衡收支!)。無怪保守黨前競選經理弗拉納根(Tom Flanagan)便表示很多保守黨支持者不喜歡這預算案。獨立機構菲沙研究所的維德休斯(Niels Veldhuis)對預算案的高赤字亦不滿意,質疑政府增加開支對刺激經濟的果效。他也對全面性兼永久稅務減免的力度欠奉表示失望。不過是次龐大的赤字計劃,與其說是保守黨施政的方針,反倒應視為妥協下的產品。只要明白這道理,大家便能夠理解哈珀因何要放低保守黨審慎理財的核心價值。話說回來,筆者在08年「決戰前後」一文已談過少數黨政府的限制,當時又預料到聯邦政府寧可忍受赤字亦不會提高稅率。

據加新社與Harris-Decima進行的調查,有62%受訪者希望預算案獲通過,亦即過半數受訪人仕對法案「收貨」。撇開哈珀需要妥協的事實,這份預算案仍屬合格之作—即使五年內約八百五十億赤字確實讓人擔憂。首先,保守黨並非一味靠賴加大公共開支,計劃中不乏「還富於民」的減稅安排,體現了該黨尊重個人運用資源的智慧。公共開支上,一些涉及基建與社會房屋的花費、教育的投資,本來就乎合加國發展的需求。或許在金額、細節方面值得商榷,方向上不致迷失。撥款予文化藝術、旅遊及娛樂設施屬於「分餅仔」技倆,對抒緩經濟困境及長遠發展無甚裨益。

按照一月的數據,加拿大的失業率已經高達7.2%,而BC省的失業率則攀至6.1%。我曾強調政府適度介入市場穩定信心可以理解,但要選擇時機抽身,這無疑與前聯邦國會議員曼寧(Preston Manning)看法相似。早前一個聚會中,曼寧提及政府往往只有刺激經濟的財務計劃,在日後何以彌補赤字的方案則少落筆墨。今次在政治壓力下,聯邦保守黨推出的預算案尚可接受,但未來何以逐步回歸平衡預算,各位卻要細心留意、積極監察!

挽狂瀾於既倒

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於去年十一月四日擊敗共和黨麥凱恩嬴得總統選舉,並於一月二十號正式成為美國第四十四位總統。然而經過次按風暴、信貸緊縮及金融海嘯一連串打擊,美國經濟早進入艱難時期。奧巴馬「新官上任」後單要應付經濟民生的挑戰恐怕已經頭痛非常。

現時美國國民可能寄望聯邦政府擔當「救主」大灑金錢、大興土木,藉以「創造」新職位。事實上,奧巴馬本人亦承諾過會創設大量工作機會。不過在期望政府花錢刺激經濟的同時,我們要明白所有公共開支其實源於納稅人—政客、官員並沒有向社會注入額外財富。換而言之,聯邦政府花的一分一毫來自國民口袋或以債渡日(亦即先洗納稅人的未來錢),並非真正創造財富。畢境羊毛還是出於羊身上!儘管美國政府加大開支在個人缺乏消費及投資意慾時可稍為強化公眾信心,解決經濟困境始終有賴一系列「正和」(net sum)政策去提升整體財富。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的麥馬漢曾指出經濟自由乃繁榮與成長的其中一個主要推動力,而享有高經濟自由度的省份一般擁有較低稅率、較小政府規模及具彈性的勞工市場。這些條件的確可以製造工作機會並誘發經濟增長。套用於此時此刻的美國,減稅及降低工資的限制為奧巴馬政府當考慮的政策。鑑於經濟困難時政府欠缺削減福利的空間,美國政府推行減稅時忍受短期赤字上升無可厚非,但經濟好轉時卻要全力滅赤!至於勞工市場方面,政府勉強以法例推高工資只會令就業情況惡化。最低工資的支持者,出發點是希望低收入勞工待遇得到提升。然則在最低工資的法例下,員工所付的代價是喪失了和僱主議定工資的自由。實情是僱主在最求利潤的原則下,可以選擇減少聘請員工(例如以機器代替)去平衡最低工資法例下的額外支出,甚至選擇減少投資、創業或者寧願把資金投放到其他國家。最低工資的犧牲者當然不會是醫生、律師這些知識型僱員,反而是最欠缺學歷、技術、工作經驗及人脈關係的一群。下調最低工資水平可望抒緩美國弱勢階層之失業數字。

除了國內政策,奧巴馬也應該在對外貿易、吸收投資及引入專才三方面進一步拆牆鬆綁。經濟學天才李嘉圖(1772-1823)於十九世紀提出「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讓我們明白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並非你嬴我輸的零和遊戲。可惜基於不同原因,促進互惠互利的政策依然會存在反對之聲。奧巴馬要改善經濟民生,推動貿易刻不容緩。只是正如任教於西門菲沙大學政治的莫恩斯博士認為,奧巴馬面對著核心支持者如工會的政治壓力,實行更多保護政策不會讓人意外。第一批對貿易有所保留的,當然來自「飯碗」受影響的一群。發展中國家以廉價勞工提供便宜的產品,對美國三億消費者雖然有利,但對美國部份製造行業則構成競爭壓力,難怪有關行業的工會及僱員會視為威脅。支持保護主義的眾君子請不要忘記假若美方增加貿易壁疊,別國也可以限制美國貨還以顏色,導致雙輸收場。美國僱員應要透過不斷培訓及學習去提升自身的生產力,並要以敢於遷移與轉營的態度面對競爭,而並非依靠政府保護。此外,美國政府要對外來投資持開放與歡迎的態度。2005年中國海洋石油希望收購美國的Unocal油公司,後來由於涉及國家安全問題而受阻。「國家安全」固然重要,但過份強調只會淪為保護政策的藉口,窒礙跨國投資並減慢復甦的步伐。現時不少所謂國有企業本身都是上升公司,大部份股權亦已分散在不同投資者手中,而公司管理層也要關注董事局及股東的意願。政府對於企業之間的收購投資,根本無須過份擔憂,更提防把商業行為過份民粹化、政治化。至於引入專才留在美國工作,既有利國家的生產力,又可增加國內租用及購買樓房的需求,一舉兩得。

自2003年起美國在伊拉克投入龐大軍費,開支的沉重已是不爭事實。喜歡與否,奧巴馬必須及早有序撤軍以直接減輕國民負擔,讓省下的資源投進經濟發展,方為利民抒困之道。美國首位帶有黑人血統的總統能否帶領全國挽狂瀾於既倒,很在乎政策是否運用得宜。筆者深願上帝祝福美國,God bless America!

比較、競爭何足懼哉—談加國教育

每年在BC、魁北克、亞爾伯特及安大略,成千上萬的父母及教育界人仕都關注由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發表的學校成績報告表。理由很簡單—報告表報導個別學校表現,提供的資料在其他地方難以尋獲。成績報告表負責人高利(Peter Cowley)指出,報告表的設立希望回應一個重要問題:「這間學校在學業方面與其他學校比較大致如何?」高利希望家長在替子女選擇學校時可以有所比較,亦能夠擁有每年一度的報告從而得知子女所就讀學校的發展。事實上,教育界人仕也可以積極利用報告改善教學方法。

回顧歷史,BC省的中、小學報告表分別在1998及2003年開始。魁省的中學報告由2000年開展。亞省比安省早,分別於1999及2002年起發表中、小學報告表。安省的中、小學報告表則分別在2001(中間中斷了五年)及2003年展開。成績報告表並額外列出重要的學童、社會及經濟指標,包括父母平均收入及英語為第二語言(ESL)在學校的百份比等。

雖然學校成績報告表旨在幫助家長評估子女就讀學校的學業表現,但反對報告表的聲音一直存在。首先,報告表被批評為欠缺全面性。誠然,體育、音樂、藝術或話劇等科目未被計算在內,但該類「非學術」科目的確欠缺客觀資料予以量度。況且,所有研究報告畢竟都存有局限!過去高利便提醒我們,以成績報告表去比較富裕地區的私立學校與農村地區的一所細小學校意義不大。倘若被比較的兩所學校在同一區域兼特徵相似,則比較結果應會對父母及教育界人仕有用。有趣的是從今年BC中學成績報告表來看,擁有很多來自低收入家庭(低於省平均的$68,600)學生的學校,學業表現亦未必一定遜色。

另一種批評來自部份教育工作者,他/她們覺得不宜將學校比較。實情是我們每天在衣、食、住、行等重要環節上均會比較、選擇,因何教育要有所例外?是教育界工作者本身害怕被比較嗎?順帶一提,BC教師聯盟(BC Teachers’ Federation; BCTF)不支持比較BC小學表現,又要求廢除用作評估學校的基礎技能測試(Foundation Skills Assessment ;FSA)。不過按COMPAS公司2008年的調查發現,83%受訪家長支持使用全省性(province-wide)的測驗結果去比較學校、70%以上的家長支持省教育廳全省性測驗的政策。教育的最終服務對象不是學童與家長麼?

最後一種反對意見認為發表報告的潛在動機在於鼓勵及高舉私立學校。這種看法缺乏證據,但倒帶出另一個問題:「因何加國的教育一定要公營主導?」莫非公營教育乃壇上聖牛,碰不得半點?私營學校只屬唯利是圖,教學優異也不能褒獎?現時加拿大政府制定的教育課程,傾向將靈性培育踢出班房;反觀不少私校重視全人教育,致力深化新一代在品格建立、價值取向上的發展。教育是增加人才資本(Human Capital)的主要途徑,政府給予資助備受大部份人仕認同,不過贊成政府出錢並不等於要政客、官員及教師工會支配教育。
己故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在五十年代提出學券制的構想,認為政府只需專注以財政支援教育,用學券方式津貼學生而容許學生及家長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校。此舉不但增加學生及家長的選擇,而學校及教育工作者亦需要在家長的監察及學生的學習需求下,設計出適切及靈活的教育課程及營運方法免受淘汰。1996年,佛利民甚至成立基金會,專注推動學券制發展。根據「佛羅里達A﹢計劃」調查所得,曾經表現差勁的學校在學券制帶來的競爭下有明顯進步。

既然連學生在校園內都經常要接受各式比賽及測驗的挑戰,老師、學校行政人員也應「以身作則」,毋須逃避比較與競爭。致力求進的老師與學校行政人員,在檢視報告指標的同時大可把握機會去檢討自身的表現。另一方面,家長使用成績報告表時需了解其性質及限制。政府應徹底檢討現時公營主導的教育模式,儘量給予家長及學生更多選擇,而學券制政策絕對值得本國各級政府參考。最後還望從事有關教育的一眾人仕校正目標,以學童為本,致力讓加拿大的下一代可以獲取到更優質的教育服務。

東方快車之謎—金融海嘯原是集體謀殺

偵探小說天后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0-1976)的名著「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al Express),講述一宗發生於火車上的殺人事件。一眾乘客身上都散發著嫌疑氣味,但神探最後揭發兇手並非一人所為—車上搭客均為行兇者,真相是恐佈的集體謀殺!

今次環球經濟遭受金融海嘯衝擊,海嘯源頭美國、歐洲並新興市場幾乎無一幸免。為求將來不要重蹈覆轍,學者及政商人仕均渴望抽出罪魁禍首,尋找導致海嘯背後的原因。唯這百年一遇的金融系統震蕩所涉及的因素千絲萬縷,豈能一言而盡?又有質疑是次經濟災難究竟為「市場失敗」抑或「政府失敗」?這只怕也難以清晰界定。

儘管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任內美國大部份時間享受低通脹及穩定增長,包括著名學者約翰.泰萊(John Taylor)在內的批判者卻認定格老在2003至2005年一段時間內維持過低利率乃滋生房地產泡沫的誘因。格林斯潘不服,反指新興市場大量投資美債作儲蓄,推低美國長期利息,方令房地產市場熾熱。按格老的論調,外國低息貸款給美國人釀成樓市暴賬、次按叢生,但因何低息環境僅造就了樓房泡沬而非促進其他產業投資及民生建設?這便關乎好心做壞事之房屋政策。

就如菲沙研究所的米加.沃克(Mike Walker)指出,美國政府為促進房地產發展,不惜影響銀行信貸運作。克林頓(Bill Clinton)時期的策略及「社區再投資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CRA)等安排把一堆信貸狀況欠佳、收入較低的國民勉強扶為業主,美國地產發展遂逐步建築在浮沙之上。其實政府只需予以個人空間努力拼搏,然後籌集首期再買房子,何必以政策扭曲市場「扶助」低收入人仕罝業?還不信邪?奧巴馬當可向實施「八萬五」的董建華先生討教一番。順帶一題,部份認為格老要為金融海嘯負責的人仕,指到聯儲局政策失誤招之大禍,主張把該局廢除。先不說低息環境是否同聯儲利率調控相關,主張廢掉聯儲局的眾君子似乎忘記了格老任內十多年美國經濟大致穩步增長,今次海嘯未足夠成為推翻聯儲局/中央銀行的理據。畢竟在聯儲局成立前的金本位制度亦有其缺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曾經指出,金本位下經濟體系常面臨通縮的壓力。[1]

金融衍生工具群起,亦令金融市場震蕩加劇。衍生工具原本旨在分散風險,但投機人仕喜愛運用當中的槓桿效應豪賭一番。過程中金融市場的風險不但未有被衍生工具攤薄,反倒大幅增加。如張五常教授的形容,金融機構間借貸與保險的合約串連,一出問題是整個金融合約結構倒塌。信貸評級機構還嫌問題未夠,來一招落井下石—風平浪靜時就給予良好評級,市況轉壞便將評級下調。讀者要明白,過去幾年很多抵押都是建基於一疊合約,一旦合約評級轉差,不少企業貸款能力馬上被削弱,令資金週轉雪上加霜。話說回頭,獨立機構的信貸評級根本未能準確反映新金融產品的風險,評級權威性不宜被誇大。
會計界推行的市價入帳(mark-to-market),把金融災難推至頂峰。相關制度以市價衡量資產價值入帳,牛市時資產價值膨張,令企業帳面輝煌亮麗。然則熊市一現,即使機構(包括銀行)實際擁有的資產數目未變,本來看似資產豐裕的帳目頓時去如黃鶴。市價入帳會計制度在經濟繁榮時火上加油,在衰退時則雪裡添霜,真不知是何人所出的主意!尤幸會計界剛對市價入帳制度作調整,總算錯而能改。

自金融海潚爆發,華爾街人仕的貪婪作風備受責難,而這實為深層次問題。現時美國、加拿大政府制定的教育課程,只著重傳授文、理知識及具市場價值的技能,卻將靈性培育踢出班房。如果我們只視下一代為生產力單位,這種教育模式可以明白,但實情是一眾學童都按上帝形像所造,靈性建立豈能置之不顧?!是否應考慮把教育的選擇權從政客、官僚及教師工會手中交回家長及學生?政府可否只提供資金但不干預教育課程?已故經濟學家默頓.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生前建議政府可以供應學券(vouchers), 由家長選擇學校。果真如是,更多家庭可以揀選重視靈性培育甚至具宗教背景的學校,深化新一代在品格建立、價值取向方面的發展。我們的年青人、小孩子是否重視忠誠、盡責,以愛與同理心關懷別人,把注意力放到比金錢更寶貴的事上?一切由教育開始!
與其糾纏於「政府失敗」或「市場失敗」,筆者認為以「系統失敗」去形容金融海嘯遠為貼切。今天奧巴馬政府以高赤字、印鈔票刺激經濟,雖然可以理解 (成效尚待觀察),但大都只屬治標之舉。美國要扭轉「系統失敗」,誓必從房地產政策、衍生工具的透明度、金融機構的運作、信貸評級的準誠、評級機構與被評級對象之關係及會計制度的革新入手。同意薜兆豐博士所說,教育學券化未必可完全扭轉華爾街內盛行的物質主義與貪婪文化,但著重靈性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可鞏固道德倫常、淨化人心。在此願意求上帝介入經濟困局之中,亦深盼全球的「東方快車」可以重回正軌,再踏征途。

[1] 「狂飆的十年」史迪格里茲著 齊思賢、張元馨譯 P. 112 天下遠見出版 2005年

加拿大存在「反分工」現象

曾經在香港居住的朋友,可能會發覺這裡很多家居工作,加拿大人習慣親力親為。由電器修整到自製傢私,很多家庭都自己操刀,而這與港人連最簡單的家務都假手於人相映成趣!筆者過去以為純屬文化差異,但期後發覺現象背後離不開經濟因素。畢竟不少所謂「文化現象」亦不乏成本及效益(cost and benefit)的考慮。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1723-1790)這位經濟學宗師,讓我們明白分工是提高生產力的關鍵。透過市場把自己專業的生產和別人進行交易,在買賣機制下達致互惠互利。現代社會,有多少人會一力承擔衣、食、住、行的生產?大部份人豈非都專注自己的事業,然後將賺回來的金錢換取其他的物品及服務?不要少看分工效應,這股神奇力量造就了經濟爆炸性的增長。不信乎?且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予以說明。假設要求閣下以一己之力,由無變有地製造一罐汽水,所花的時間與精力恐怕難以想象。實情是一罐汽水在市場上購買只所費無幾—分工所發揮的效率可算大矣!

既然分工為促進生產力、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原因,人類分工智慧從何以來?根據「國富論」卷一第二章,史密斯認為:「分工的形成,是因為人性當中有某種以物換物的傾向…這種性向是否為人性中固有而無法進一步分析的本質,或者更有可能是理智和言語能力的必然後果?這些不是我們在這裡要研究的問題。」[1]史密斯所談及的「傾向」,或許便是造物主精密的設計。順帶一提,新約「以弗所書」四章教導信徒按恩賜「各盡其職」,正好與專業生產及分工的精神吻合。

一個靈活而富彈性的勞工市場有利分工,可惜加拿大勞工市場限制不少。本國最低工資窒礙僱主與僱員議價的自由便為一例。加國勞工市場受到工會龐大力量所左右,就連不支持工會決定的個別成員,在集體談判及糾察線安排下也每每受壓要放棄個人意願而與其他成員共同進退。如果工會制度及相關的勞工關係法例發展到一個行業的員工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奪「拒絕加入工會」的自由,又或者加入之後被要求完全接受「少數服從多數」的捆綁,分工效率定必遭到削弱。菲沙研究所與及其網絡機構去年九月發表「2008年度世界經濟自由報告」,加拿大在勞工市場規管的得分為7.22,比美國(8.29)、香港(8.15)及英國(7.42) 落後。最近BC省選由反對調高最低工資水平、較不向工會傾斜的BC自由黨勝出,有利本省經濟與就業。

在市場制度下,賺取的回報可以由於個人的才能不同、付出的勞力不一而有所高低,這基本上無可厚非。不過我們是否慣於把人的收入與其價值掛勾?月入百萬行政總裁的生命比修路工人的更寶貴麼?新約哥林多前書十二章提到教會內不可能全都是「眼」,需要不同「肢體」配搭。市場上的專業生產何嘗不是?只有商人、醫生、律師及工程師而沒有一眾藍領勞工,社會運作誓必難以暢順。

由於僱用工人成本偏高,因此不少本地人從小培養了十八般武藝,木工、電工、園藝甚至修理汽車都有板有眼。可是從增加社會整體生產力的角度來看,這種「反分工」現象則弊多於利。加拿大要增強分工效應,深化勞工市場自由度乃重要一步。鼓吹分工之餘,我們不忘謙卑看待自己的建樹,並認真尊重別人的貢獻。始終相信「工作收入不同 生命價值相等」,你同意嗎?

[1] 阿當.史密斯著 謝宗林與李華夏合譯 國富論 先覺出版 2000